真理的不同层级 (Updated)
可以以物理, 计算机与神经为例.
物理学中不同尺度, 不同能级的物质会有不同尺度的物理, 单个粒子的规律与大量粒子整体表现出的状态也极为不同. 因而凝聚态物理学家会谈 More is Different: 少量粒子与大量粒子的规律是不同的, 后者的表象规律(phenomenonal law)也同样是有用的物理; 粒子物理学家会谈Hierarchy: 不同能量标度下的物理可以是不同的, 他们只有在特定标度下才能统一到一个框架之中. 于是乎, 研究机械力学的人不非要知道材料分子的属性, 而只用了解几个宏观材料参数; 研究气体流体的人不非得了解电子轨道的性质, 而可以把分子近似成某种模型并讨论其相互作用; 在原子分子里低能情形下, 不必讨论相对论性修整, Schrodinger方程与Dirac方程各有其用途; 讨论源自核外电子轨道性质的化学, 不非得了解原子核的性质; 关心原子核, 核反应的人不非得了解强子对撞机上的粒子实验 (粒子能级远高于原子核反应). 正是因为不同层面的物理规律有所不同, 而用计算机的语言说, 理解更上层的物理不非要理解底层的机制, 一般只需要理解其包装过后的接口 —- 如表观的相互作用. 因此物理学分成了不同领域, 不同的人专注于不同的规律, 而只需要理解部分的物理.
Aug 15, 2019